时间:2022-10-10 01:02:44 | 浏览:1921
如果游客是受害者,导游也自认为是受害者,那谁才是病灶?
近日,网络上流传一段游客没有购物就被导游大骂的视频。视频中,一女子质问道:“我们喜欢就买,不喜欢就不买,为什么非要我们买!”一名身穿蓝色外套的男子胸前挂着胸牌,则对女子大声呵斥:“你不买,为什么要报这种团,你骗吃骗喝吗?”
引发关注后,4月30日上午,张家界发布对该事件的处理通报,涉事旅行社被罚20万元,涉事导游被罚3万元,涉事旅行社部门负责人被罚1万元。而在此前,张家界市文旅部门已对涉事旅行社责令停业整顿,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旅游购物店责令停业整顿。
对于这样的处理,网友直呼“舒适”。历来,导游与游客常常会闹些不愉快,而在一些低价旅游团里,指定购物、变更行程、强制消费等操作更是层出不穷,让不少游客叫苦不迭。因而类似新闻一经曝出,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。
游客花钱报低价旅游团,不购物就是骗吃骗喝?这与几年前云南一导游发飙怒骂游客的话几乎如出一辙:“一毛不拔、铁公鸡……白吃白喝,心安理得……替你们害臊!”这些导游们能骂得这么理直气壮,感觉骂人时内心占据着道德优势,仿佛他们才是吃亏上当的一方,而游客则是占了便宜还卖乖的“骗子”。
其实,这还得从低价旅游团说起。不排除有一部分游客明知道低价团旅游有陷阱,但仍坚持认为,只要自己扛得住、不怕骂、死活不掏钱,就能花小钱出去玩一趟。但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,更多的游客则可能并不清楚旅游团里的这些门道。
旅游市场跟所有市场一样,推销的时候比话术、比价格、比诱惑,游客们看到的是带着滤镜的景点照片,是广告海报上的心动价格,是推销员们的可掬笑容,又有几个人能看穿这些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坑?更何况,签的是正规合同,合同中即使规定了要进购物点,也绝不会有必须购物的条款,游客觉得东西不好或不需要就不买,不也是合情合理的吗?
个别旅行社先把游客当肥鱼,以低价为诱饵,可一旦游客吞了饵却没上钩,工作人员或导游就大骂游客“骗吃骗喝”。敢情游客就不能清醒了,一旦不上当,就反过来成了骗子?
值得注意的是,通报里提到,涉事导游从2013年执业以来没有因服务质量而被投诉过,且已经赔礼道歉,积极消除影响。这不禁让人好奇,他是如何从一个零投诉的好导游,变成了视频中那个嚣张叫骂的坏导游?
笔者曾看过一篇导游自述,说导游们也不想带低价团,可他们面对的是低薪甚至是零工资带团的工作环境,一旦成本过低,他们还要反过来向旅行社付“人头费”,补齐成本差价。导游要想挣钱,就必须千方百计在游客身上打主意。也有不少导游在这篇自述后跟贴吐槽,不要遇到问题就骂导游,当价格压力层层传导之后,全堆在他们这些直接和游客打交道的人身上了,所以他们也是受害者。
如果游客是受害者,导游也自认为是受害者,那谁才是病灶?
其实,早在2015年,国家旅游局就出台了《关于打击组织“不合理低价游”的意见》,以文件形式定义了“不合理低价游”,并明确了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处理的标准。可即使旅游当地事后反应再迅速,处罚再严厉,这类事件却依旧春风吹又生。这种畸形的经营模式到底是怎么产生的?旅行社将价格压力转嫁导游,是否合理?当一些“不合理低价游”项目推出,是否有足够的监管?除了法律和行政处罚外,还有没有市场上的引导之策?沉疴痼疾,到了该全面会诊的时候了。
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青
编辑 汪垠涛
红星评论投稿邮箱:hxpl2020@qq.com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新京报快讯(记者 戴轩)近日,北京警方通报一男子违法组织53人跨省份旅行案例,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王宁之今日(10月28日)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详情。据通报,10月19日,王某龙(男,39岁),擅自以旅行社的名义组
旅游现在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,有些人喜欢自由行,自己决定所有的行程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自由行太麻烦,想要省事一点,不想操心,所以就会选择跟团游,尤其是在出国旅游的时候。但是不知道不有没有发现,现在有许多的价格非常便
如果游客是受害者,导游也自认为是受害者,那谁才是病灶?近日,网络上流传一段游客没有购物就被导游大骂的视频。视频中,一女子质问道:“我们喜欢就买,不喜欢就不买,为什么非要我们买!”一名身穿蓝色外套的男子胸前挂着胸牌,则对女子大声呵斥:“你不买
今年七月初,有湘潭市民爆料,当地一个名叫“蓉姐”的女子,为了帮旅游公司揽客,专门组建了多个微信群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群里发布旅游信息。据举报者反映,“蓉姐”发布的旅游线路范围较广,价格也十分的低廉,宁乡冰雪王国一日游甚至打出了以29.9元的
大小新闻客户端1月28日讯(YMG全媒体·大小新闻记者 庞磊 通讯员 牟轩伟)27日晚,牟平区发布通告,停运所有城乡公交、客运班车(含支线),牟平长途汽车站暂时封闭。全区各旅行社、酒店不再接待旅游团队和湖北等疫区散客,对来牟旅客取消行程、退
但是大多数人迫于各方面的因素,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远游,但是那些老年人们由于退休,有着大把时间可以支配,但是因为年龄问题,独自冒然出游容易发生意外,所以有一些地方的“夕阳红”旅游团便像夕阳一样,办的红红火火,拉动了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免
10月5日,国庆节假期过半。不少老年人走出家门,享受假日时光。新京报记者从公安刑侦部门获悉,全国各地民警、辅警在热点旅游景区“设卡”,以案释法,为“银发旅游团”详细讲解“保健品”“投资理财”“低价旅游”等骗局,帮助“银发旅游团”逐一安装国家
来源:深圳福田法院新浪微博:蓬江区反邪教
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年轻人教旅行团的阿姨们如何在海边摆姿势拍照,指导进入免税店的阿姨叔叔们如何扫健康码……3月30日,一个00后小伙“完美融入夕阳旅行团”的话题冲上热搜。31日,视频中的小伙蔡璧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他是带父母旅行,为图省心便报
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7月1日早晨8:00,重新开放不久的虹桥机场T1航站楼,春秋旅游的22名游客和2名工作人员,陆续抵达春秋航空办票柜台,他们将乘坐当天9C6137航班,前往甘肃,进行6天5晚的甘南旅游。这也是今年疫情后,上海首个跨省旅游
2022年4月8日,“龙”飞船搭乘“猎鹰9”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。这是美国首个由私营公司组织的“全私人”宇航团队前往国际空间站。图/新华社当地时间4月9日,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(SpaceX)的“龙”飞船,搭载四名乘
空间站作为一种在外层空间飞行的人造设施,能够亲自前往一探究竟的人少之又少。尤其是目前太空中仅有2个空间站,其中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已经到了末期。似乎也正是因为国际空间站的“寿命将尽”,本来只针对科研开放的空间站也迎来了一批“旅游团”,而且这
事情是发生在去年,将近一年了,一直想着把自身的真实经历整理一下发出来,能帮助看到的人避一下坑,一直也没付诸行动,近期旅游季马上又来了,想起这个事情感觉已经拖太久了,随成此文。言归正传,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,本人28岁,平常在郑州生活,多
云南昆明赴兰州旅游团爆发疫情:继4人感染之后,包括导游、司机在内,再有12人确诊。长安街知事注意到,除了以上16人,陇南新增的1例确诊者也曾为该旅游团当过司机。兰州市民排队接受核酸检测据甘肃卫健委通报,10月22日,全省新增确诊17例,其中
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薛莎莎“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高的关注度,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。”近日,宁夏司机董文军被众多网友点赞。因坚持带旅游团做核酸检测最终发现4例确诊病例,46岁的司机董文军引发全网关注。据吴忠日报消息,截至10月22日17时